轮播图

轮播图

首页>

轮播图

政党精英畅想2050,呼唤中国的全球领导力

发布时间:2025-10-09 作者:王文

在四组圆桌对话的第二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政治事务和国际部首席助理书记耶稣·蒂玛·桑戈、坦桑尼亚革命党Mbogwe区书记瓦里迪·J·姆古米、纳米比亚人组党总书记特别顾问保罗·坦格尼·海东戈、坦桑尼亚革命党总书记助理乔拉姆·纳奥内基亚·恩昆比围绕“2050:中非与世界”主题展开研讨。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2025级“海外治国理政英杰班”预开学典礼及主题为“2050:中国、非洲和世界”的首场海外全球领导力论坛在坦桑尼亚尼雷尔领导力学院会议中心举行。在四组圆桌对话的第二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政治事务和国际部首席助理书记耶稣·蒂玛·桑戈、坦桑尼亚革命党Mbogwe区书记瓦里迪·J·姆古米、纳米比亚人组党总书记特别顾问保罗·坦格尼·海东戈、坦桑尼亚革命党总书记助理乔拉姆·纳奥内基亚·恩昆比围绕“2050:中非与世界”主题展开研讨。现将对话发布如下:(全文约4700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圆桌对话现场

王文:我们将正式进入本环节的议题。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如何评价上半场关于“2050年的非洲、中国与世界”的讨论?Sango先生,是否可以从您开始?


12db627fb0eee6d2f65e64fdf1333aa8.png

▲耶稣·蒂玛·桑戈(Jesus Tima SANGO),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政治事务和国际部首席助理书记

耶稣·蒂玛·桑戈:我来自安哥拉,非常感谢能有此次交流机会。刚才我认真聆听了上半场的讨论,对各位同事的发言深表赞赏,也认同许多观点,特别是关于思想重塑与价值观转变的探讨。正如《圣经》中所言,真正的转变始于思想的革新。此外,关于“奉献精神”的讨论也令我印象深刻,这确实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

我对其他议题也基本持相同看法,并期待在后续轮次中进一步分享我的思考。谢谢大家。


▲瓦里迪·J·姆古米(Waridi J MNGUMI),坦桑尼亚革命党Mbogwe 区书记(右侧)

瓦里迪·J·姆古米:我来自坦桑尼亚。我很欣赏刚才各位同事的讨论,他们对非洲面临诸多问题的观察既敏锐又坦诚。这些问题确实使我们在发展进程中落后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心态与信任层面。

然而,在治理方面,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我认为非洲同样具备良好的治理体系,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部分民众的心态,他们过度依赖政府援助。以我国为例:许多路边摊贩在经营时不愿主动清理周围环境,而是等待政府派人打扫。他们明知环境脏乱却无动于衷,这种心态实际上阻碍了人的能动性与责任感。这种依赖心理使得许多人习惯于抱怨贫困,却不愿通过勤奋工作改变现状。

如今,不少坦桑尼亚年轻人沉迷于赌博,尤其是一些外来的博彩设备。他们幻想一夜暴富,不愿踏实工作,而与此同时,我们却看到在坦桑尼亚的中国人在建筑、工业和商业领域中辛勤工作、敬业拼搏。遗憾的是,我们未能充分学习这种勤奋精神,反而沉溺于玩乐,忽视了基本的生活责任与发展需求,甚至因此衍生出盗窃和抢劫等社会问题。

我认为,这正是我们落后的关键原因之一。但我相信,通过全球领导力此类项目,会给我们的青年和政府带来一些改变,让他们向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


▲保罗·坦格尼·海东戈(Paulus Tangeni HAINDONGO),纳米比亚人组党总书记特别顾问(左侧)

保卢斯·坦格尼·海东戈:我来自纳米比亚。我认真聆听了之前的各位嘉宾发言,他们大多提到了:能力建设以及对我们人民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大家也普遍认为,中国在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其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以推动本国经济与国家建设。

其次,心态的转变同样至关重要。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是殖民历史在我们社会中所造成的分裂效应。这段历史固然存在,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而应超越殖民主义的阴影,思考摆脱新殖民主义的束缚,探索真正符合非洲利益的发展道路。


▲乔拉姆·纳奥内基亚·恩昆比(Joramu Naonekya NKUMBI),坦桑尼亚革命党总书记助理(左侧)

乔拉姆·纳奥内基亚·恩昆比:非常荣幸能参与本次讨论及博士项目。我认真听取了此前各位的发言。大家讲得很好,但坦率地说,这些内容并不新颖。如果我们回溯至1963年亚的斯亚贝巴会议,由克瓦米·恩克鲁玛、朱利叶斯·尼雷尔等非洲第一代最卓越领袖所提出的愿景,就会发现,如今我们探讨的议题早已埋下种子。

《2063年议程:我们想要的非洲》中所明确的七大愿景:统一的非洲国家、政府、军队与货币,劳动力与商品的自由流动,大陆互联互通、宽带覆盖、贯通约翰内斯堡至开罗的铁路,乃至绿化撒哈拉,无一不是先辈们在六十年前就以百年视野规划的蓝图。

我们并不缺乏前瞻的文献与政策,无论是农业发展、工业化路径,还是尼雷尔所倡导的“服务型领导力”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层面都已非常完善。甚至有些国家借鉴我们的政策并在本土取得成功。我们真正欠缺的,是将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承诺,以及真正践行服务型领导力的决心。

审视当前非洲领导层对待普通民众的态度,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源:领导层并未真正重视贫困群体。若这一问题缺乏根本转变,即便五十年后,中国还会进一步发展,而非洲仍可能止步不前。

除非我们培养具有正直品格与变革精神的青年一代,真正尊重并关怀贫困者,效法纳尔逊·曼德拉等领袖,选择为穷人捍卫利益,而非追逐私权与财富;他们以“贫穷”的姿态度过一生,却留下无比丰厚的精神遗产。除非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学习这样的榜样,否则我们只能在旷野中徘徊,永远抵达不了应许之地。谢谢。

王文: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你乔拉姆,你始终强调的非洲一体化愿景,这一点非常重要。回到我们聚焦的“2050年”主题,届时,非洲一体化或许将取得巨大进展。一个非常重要且明显的趋势是:过去几十年来,族群认同比以前更加强烈。

我最后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到2050年,非洲将会是什么样子的?非洲将以何种姿态在世界舞台上行动与发声?而你们个人,又将为推动这样的未来做出怎样的贡献?

谁也说不准,也许到时某些地区仍然处于失序状态,但也会有一些国家变得更加富裕。在我看来,一些国家已经很不错了,比如坦桑尼亚、南非等国稳步前行,乌干达发展迅速,卢旺达经济表现亮眼,埃塞俄比亚近十年也发生巨变。未来25年充满变数,悲观或乐观皆有可能。回望25年前的中国,当时的人们亦难以想象今日之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然也不能只有想象而不去落实。因此,请各位依次谈谈:你对2050年非洲整体发展路径的想象是什么?

耶稣·蒂玛·桑戈:感谢您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确实至关重要。我认为我们所期望的发展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当我们审视非洲国家时,必须认识到非洲始终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如今也是全球重要资源的来源地之一。非洲完全具备实现这一发展的潜力。

然而,关键问题始终在于人力资本——我们必须持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正因如此,我和在座各位同学能参与这个项目意义非凡:我们犹如各自国家乃至整个非洲发展的“种子”。正如前面同学提到的,这里能够培养领导力,这里能让我们接受教育,这里能帮助我们在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合作中掌握多种技能。

回到现实,我认为若缺乏这样的合作与相互依存,非洲将难以实现任何重大发展,我们需要合作,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谁。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将“身份认同”放在心头。如果我们展望未来并真正实现所期望的发展,一个核心议题将是“身份认同”。在我们一些国家中,可以明显看到我们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守自身的文化。以我自己为例,我现在穿的这件衣服并非我国的传统服饰。这正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认为一个更大的风险在于,我们会变得彼此“千篇一律”。差异是必要的。我们可以在经济等领域携手共进,但在文化层面,我们必须坚守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因此,发展是可以实现的,但我无法想象一个在文化上完全同质化的非洲。

以安哥拉为例,我们像其他国家一样经历过殖民统治,也经历过内战。但今天的安哥拉已不同于昨日,我们确实取得了一定进步。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能够收获更多、进步更快,成为我们所期盼的安哥拉,共同建设我们所梦想的非洲。谢谢。

瓦里迪·J·姆古米:如果我们能够切实按照既定规划推进,非洲完全有可能在2050年前实现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将蓝图转化为行动。

您之前提到的“团结与统一”令我深有感触。唯有团结一致,坚信我们能够实现纸面上的战略规划,目标才不会遥远。当前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缺乏自信与凝聚力。太多非洲人,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民,往往只关注个人或家庭利益,而将国家与民族的整体发展置于次要地位。这也解释了为何我此前提及赌博成瘾的现象。如果我们不能重建自信与尊严,任何发展都将举步维艰。必须承认,腐败问题在非洲依然普遍,而许多政府在反腐方面缺乏真正决心,法律形同虚设,未见严厉惩处。

正是这种执法不力的现状,导致我们陷入“进一步退半步”的循环。唯有严格执法,培育团结互助的社会精神,才能突破困局。非洲不缺资源,更不缺坚韧的人民,但西方技术与生活方式的盲目模仿正侵蚀我们的文化根基。许多年轻人沉迷当下满足,忽视长期积累,这种趋势正削弱我们的发展潜力。若不彻底转变思维,强化政府执行力,我们终将难以摆脱落后困境,甚至可能沦为新型殖民主义下的廉价劳动力。谢谢。

保罗·坦格尼·海东戈:非常感谢。我认为,要实现“2050愿景”,我们必须从设定具体的短期目标开始,将其作为通向长期蓝图的阶梯。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等,这样才能促进更畅通的跨国贸易。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我们不能再停留在原材料出口的阶段,因为这等同于将就业机会“出口”到国外。我们必须致力于提升资源的附加值,推动本土加工与产业升级。

乔拉姆·纳奥内基亚·恩昆比:我对非洲的未来充满信心。在走访各地时,我遇到许多充满活力、胸怀大志的年轻人,其中一些人甚至在海外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我坚信25年后的非洲将更加发展:无论是在纳米技术、资源深加工,还是人员自由流动方面,都会取得显著进展。尽管目前非洲内部贸易水平虽不理想,但在25年后必将大幅提升。

随着泛非主义精神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非洲也会更加团结。因此,我非常乐观。25年后,非洲一定会走到一个新的高度。只要我们坚持政策连贯性,确保不同政权之间持续推进既定愿景,同时与时俱进回应新需求,非洲必将迈向新的高度。谢谢。


王文:非常感谢以上五位嘉宾的深刻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我对非洲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看到如此多有识青年正在为大陆的发展难题寻求解决方案,这本身就具有非凡意义。再次感谢各位!


9b7d95034469b3e5aeb87d96558183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