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依法治国助推中国经济强国
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早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时就提出来,但是作为党的重要会议议题专门研究和提出还是第一次。依法治国在当下全球经济复苏压力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我们认为依法治国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给市场主体营造出公平竞争的有利氛围,有利于中国由当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副主任,本文独家刊于人大重阳网。
10月23日,刚刚闭幕的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
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早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时就提出来,但是作为党的重要会议议题专门研究和提出还是第一次。依法治国在当下全球经济复苏压力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我们认为依法治国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给市场主体营造出公平竞争的有利氛围,有利于中国由当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依法治国有助于推动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平效率。一是依宪治国,依宪行政奠定了法治国家的建设基础;二是强调人大对宪法的监督作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解决行为短期化问题;三是司法公正独立有制度保障。立法过程注重公众参与以及审判权和执行权适当分离。全社会的司法制度改革通过司法去地方化、法院去行政化、法官职业化、司法公开等来实现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促进公平正义。党内纪检制度改革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从制度上确立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易腐"的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可以减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而且有助于降低中国在国际上的资产风险溢价,更有助于维持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乐观态度和看法。依法治国有助于推进改革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首先,有助于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从根本上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打破市场垄断,消除资本流动障碍等,具体包括司法改革、行政改革、国企改革和资本项目改革等。其次,有利于促进要素的公平交易。真正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面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则,具体包括资源价格改革、利率及汇率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最后,有利于加强收入公平分配。从经济学上看,提高中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收入有助于促进消费,平抑收入差距的改革包括财税改革、国企薪酬改革等。
依法治国不仅切实推进法律的强有力地实施,而且最直接地促进了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在内的立法,财税改革立法将是重中之重,包括《消费税法》、《资源税法》、《房地产税法》等在内立法会加快,《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等也将会加快步伐。《证券法》的修订,包括注册制的推进以及退市制度地实施,《国有资产法》等法律也会加快实施。相信通过依法治国可以实现以法治来引领改革、法制保障先行,保障中国这艘经济巨轮平稳运行,并且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